2016 西班牙布紐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

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可以說是布紐(Buñol)音樂歷史中的一部分。

由布紐(Buñol)的兩大音樂協會管樂團,西班牙布紐「藝術」音樂協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 la Sociedad Musical La Artística de Buñol)與西班牙布紐「和諧」音樂教學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ónica de Buñol)共同舉辦,兩個樂團都是瓦倫西亞,甚至西班牙重要的管樂團,也都曾經在世界級的大賽中取得首獎。

2018 西班牙布紐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

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可以說是布紐(Buñol)音樂歷史中的一部分。

由布紐(Buñol)的兩大音樂協會管樂團,西班牙布紐「藝術」音樂協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 la Sociedad Musical La Artística de Buñol)與西班牙布紐「和諧」音樂教學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ónica de Buñol)共同舉辦,兩個樂團都是瓦倫西亞,甚至西班牙重要的管樂團,也都曾經在世界級的大賽中取得首獎。

2019 西班牙布紐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

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可以說是布紐(Buñol)音樂歷史中的一部分。

由布紐(Buñol)的兩大音樂協會管樂團,西班牙布紐「藝術」音樂協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 la Sociedad Musical La Artística de Buñol)與西班牙布紐「和諧」音樂教學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ónica de Buñol)共同舉辦,兩個樂團都是瓦倫西亞,甚至西班牙重要的管樂團,也都曾經在世界級的大賽中取得首獎。

西班牙布紐(Buñol)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

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可以說是布紐(Buñol)音樂歷史中的一部分。

由布紐(Buñol)的兩大音樂協會管樂團,西班牙布紐「藝術」音樂協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 la Sociedad Musical La Artística de Buñol)與西班牙布紐「和諧」音樂教學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ónica de Buñol)共同舉辦,兩個樂團都是瓦倫西亞,甚至西班牙重要的管樂團,也都曾經在世界級的大賽中取得首獎。

[作曲家]西班牙-薩烏·戈梅茲·索雷(Saül Gómez Soler)

西班牙作曲家、指揮薩烏·戈梅茲·索雷(Saül Gómez Soler) 1982 年出生於西班牙瓦倫西亞自治區瓦倫西亞省翁亭彥(Ontinyent, Valencia)。

在作曲領域,薩烏·戈梅茲·索雷的作品多發表於西班牙Piles Music與荷蘭Molenaar Edition出版社,他也擁有自己的出版品牌。其音樂也可以在不同的錄音中找到。作曲委託上,曾獲得如:西班牙廣播電視公司交響樂團(Orquesta Sinfónica de RTVE)、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Certamen Internacional de Bandas de Música de Valencia)、西班牙歐提亞國際管樂大賽(Certamen Internacional de Bandas de Música Villa de Altea)、馬德里 Okho二重奏與國際獨奏家,如: 荷塞·弗蘭奇、小號獨奏家荷塞·夏費(José Cháfer)、單簧管獨奏家哈維耶·佑皮斯(Javier Llopis)和女中音瑪莉亞·荷塞·蒙蒂耶(Maria José Montiel)的委託。

[作曲家]西班牙-安東·奧考德(Antón Alcalde)

西班牙作曲家、擊樂演奏家和講者安東·奧考德(Antón Alcalde)於1992年出生於西班牙北部加利西亞自治區的黎安霍(Rianxo, Galicia),目前旅居台灣新竹。

安東·奧考德在青少年時期便已展現卓越的作曲天分。十三歲時(2005)他所創作的定音鼓協奏曲(Concertino for Solo Timpanis)於阿姆斯特丹音樂院(Conservatorium van Amsterdam)由尼克·伍德(Nick Woud)首演,十七歲時(2009)贏得第二屆伊比利亞美洲管樂作曲比賽(II Concurso Iberoamericano de Composición para Banda)首獎,並且曾在加利西亞作曲比賽(Concurso de Composición Gallego)中連續獲得五項首獎(2009、2010、2011),是該比賽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獲獎作曲家。2014年在世界音樂獎(Global Music Awards)中獲得一面銀牌及兩面銅牌,並獲得好萊塢傳媒音樂大獎(Hollywood Music in Media Awards)兩次提名。

Euphonium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過去02.閥門(Valve)的發明

蛇號(Serpent)與奧菲克萊德號(Ophicléide)在操作的機制上,仍侷限於在樂器管身上開孔,以手指或輔以鍵機(Key)按壓改變音高,而並未改變管長。

19世紀,真正對銅管樂器產生革命性的改良當數閥門(Valve)的發明。

[作曲家]西班牙-路易斯·塞拉諾·阿拉孔(Luis Serrano Alarcón)

西班牙作曲家與指揮路易斯·塞拉諾·阿拉孔(Luis Serrano Alarcón)其作品曾在超過30個國家演出。也受到國內外重要的組織和樂團委託創作,及獲得許多重要的管樂作曲比賽獎項。

約翰·迪·梅(Johan de Meij)的協奏曲新作-「給予之時」(大協奏曲,為簧管五重奏與交響管樂團) “Un Momento Dado" (Concerto Grosso for Reed Quintet & Wind Orchestra)

(文中、末有試聽、音樂會影片!) 這首曲子是為 Calefax Reed Quintet 簧管五重奏與管樂團所繼續閱讀 “約翰·迪·梅(Johan de Meij)的協奏曲新作-「給予之時」(大協奏曲,為簧管五重奏與交響管樂團) “Un Momento Dado" (Concerto Grosso for Reed Quintet & Wind Orchestra)"

[指揮]漢斯·佛里森 Heinz Friesen

漢斯·佛里森(Heinz Friesen, 1934~2019)是荷蘭當代指揮家與Oboe獨奏家。自相當年輕時,漢斯·佛里森決定投注心力在帶領及指揮管樂團。

他是目前唯一五屆指揮三個管樂團於荷蘭凱爾克拉德(Kerkrade)舉辦的世界管樂大賽(WMC)獲得首獎的指揮。分別是荷蘭白村聖米迦勒交響管樂團(Harmonieorkest St. Michael van Thorn) (1974與1993年)、荷蘭皇家歐芬尼與奧茲班寧交響管樂團(Koninklijke Harmonie Oefening & Uitspanning Beek en Donk) (1978年)、荷蘭皇家波修斯愛樂交響管樂團(Koninklijke Philharmonie Bocholtz) (1985與1989年) 。

漢斯·佛里森積極參與荷蘭及國外的音樂計畫。並於1989年阿姆斯特丹交響管樂團 (Amsterdam Wind Orchestra)創團起,擔任樂團的音樂總監及指揮。

1995~1997年也由於他優異的音樂才華,而被大阪市音楽団(Osaka Municipal Symphonic Band)延攬為指揮。

2021年,荷蘭白村聖米迦勒交響管樂團於荷蘭知名管樂唱片出版廠牌World Wind Music發行紀念(Remembrance) 4-CDs,包含了1986~2001年,漢斯·佛里森指揮荷蘭白村聖米迦勒交響管樂團而未公開發行過的音樂會現場錄音。

[樂團]荷蘭白村聖米迦勒交響管樂團 Harmonie St. Michael van Thorn

荷蘭白村聖米迦勒交響管樂團(Harmonie St. Michael van Thorn)

目前世界管樂大賽中獲得最多次世界冠軍的管樂團之一(與荷蘭皇家波修斯愛樂交響管樂團(Koninklijke Philharmonie Bocholtz)並列,共三屆,1958、1974、1993,且同樣其中兩次皆由漢斯·佛里森擔任指揮)。

2018年樂團於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參加第二屆歐洲管樂大賽(ECWO, European Championship for Wind Orchestras)獲得首獎。

荷蘭白村聖米迦勒交響管樂團目前是荷蘭的頂尖業餘樂團之一,並且為KNMO(Koninklijke Nederlandse Muziek Organisatie, 皇家荷蘭音樂組織)認定可參與管樂合奏最高級別-音樂會組(Concert Division)。

[樂團]荷蘭皇家歐芬尼與奧茲班寧交響管樂團 Koninklijke Harmonie Oefening & Uitspanning

荷蘭皇家歐芬尼與奧茲班寧交響管樂團(Koninklijke Harmonie Oefening & Uitspanning)

1978年於荷蘭凱爾克拉德(Kerkrade)舉辦的第八屆世界管樂大賽(WMC, World Music Competition)獲得首獎,世界冠軍。

[樂團]西班牙巴賽隆納市立交響管樂團 Banda Municipal de Barcelona

巴賽隆納市立交響管樂團(Banda Municipal de Barcelona ; Barcelona Municipal Band)是巴賽隆納歷史最悠久的職業音樂合奏團體之一,於1886年由巴賽隆納市議會創立。自2007年起樂團以巴賽隆納音樂廳(L’Auditori)為根據地,並在此有固定的音樂會樂季。

2008年起,加泰隆尼亞指揮與作曲家薩爾瓦多·布羅敦斯(Salvador Brotons)開始擔任樂團的指揮,2018年9月起,則由曾於1997世界管樂大賽(WMC)與2000年歐洲銅管樂團協會(EBBA)指揮比賽獲得首獎的荷塞·帕斯可-維拉普拉納(José Pascual-Vilaplana)擔任樂團指揮,樂團助理指揮則由於2017年同樣獲得此二獎項的卡洛斯·拉蒙(Carlos Ramón)擔任。

1925年樂團曾與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aruss)合作,後續於1927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音樂博覽會(International Music Exhibition in Frankfurt)獲史特勞斯邀約訪問演出。

[曲介]Symphony No. 3 “Urban Landscape” 第三號交響曲「城市景色」

繼2015年創作,2016年首演的第一號交響曲「大天使」(Symphony No. 1 “The Archangels”)與2018年創作首演的第二號交響曲「江戶景緻」(Symphony No. 2 “Views of Edo”)後,瑞士作曲家法蘭柯·切薩里尼(Franco Cesarini)推出了他的第三號交響曲「城市景色」(Symphony No. 3 “Urban Landscape”)。

第三號交響曲「城市景色」(Symphony No. 3 “Urban Landscape”),包含了總長約30分鐘的三個樂章,以美國芝加哥(Chicago)之美為啟發,成為這個密西根湖湖畔(Lake Michigan)大都會的華麗描繪。

[曲介]Symphony No. 2 “Views of Edo” 第二號交響曲「江戶景緻」

繼2015年創作,2016年首演的第一號交響曲「大天使」(Symphony No. 1 “The Archangels”)後。

瑞士作曲家法蘭柯·切薩里尼(Franco Cesarini)歷經兩年的作曲,完成了他的第二號交響曲「江戶景緻」(Symphony No. 2 “Views of Edo”),包含了總長約40分鐘的五個樂章,此曲以東京古稱江戶(Edo)為名,受日本木版畫大師歌川広重(Utagawa Hiroshige)於1856~1858年間創作的作品名所江戸百景(めいしょえどひゃっけい)啟發。

[比賽]2023年 第三屆歐洲管樂大賽(ECWO)賽前觀察-荷蘭皇家索菲亞協會交響管樂團(Koninklijke Harmonie Sophia’s Vereeniging) and More

荷蘭皇家索菲亞協會交響管樂團(Koninklijke Harmonie Sophia’s Vereeniging)自選參賽曲目將包含2020年委託作曲家桑德·班漢(Xander Benham)所創作的交響幻想曲(Symphonic Fantasy)首演與2018年恩緒蒂比賽中精彩演出的奧圖里諾·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的侏儒之歌(Ballata della Gnomidi)

另外讓人好奇的是大賽曲目是否將因存在回聲(The Echo of Being)的企劃而包含馬勒的作品?

挪威尼達和姆音樂協會交響管樂團(Musikkforeningen Nidarholm)也將繼2019年、2016年挪威管樂比賽(NM Janitsjar)後再度演奏美國作曲家約翰·麥基(John Mackey)的冰封教堂(The Frozen Cathedral)。

[比賽]2018年 第二屆歐洲管樂大賽(ECWO)賽前觀察-荷蘭白村聖米迦勒交響管樂團(Harmonie St. Michael van Thorn)

荷蘭白村聖米迦勒交響管樂團(Harmonie St. Michael van Thorn),以Celebration of Wind Music為主題,安排除了指定曲突變(Mutation)以外,兩首具有慶典主題的音樂:

酒神節(Dionysiaques) / 弗洛宏·舒密特(Florent Schmitt)
羅馬慶典(Feste Romane) / 奧圖里諾·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

令人驚豔的是樂團對酒神節的認知與考究!如果一個超過150年歷史,拿過世界管樂大賽(WMC)三度世界冠軍(World Champion)的頂尖業餘交響管樂團對於音樂以外的演出細節和內容都能注意到這種地步,不是很值得學習嗎?

[比賽]2018年 第二屆歐洲管樂大賽 European Championship for Wind Orchestras (ECWO)

2018年第二屆歐洲管樂大賽(European Championship for Wind Orchestras (ECWO)),2018/05/26於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 Bozar音樂廳舉辦。

[比賽]歐洲管樂大賽 European Championship for Wind Orchestras (ECWO)

歐洲管樂大賽(European Championship for Wind Orchestras (ECWO))

2016年起每兩年(偶數年)舉辦一次

每個國家限推薦一支隊伍參加,推薦的單位則限於與歐洲管樂大賽合作的各國國家級音樂(管樂)協會

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7)德國、奧地利

傳統德奧是編制與目前所熟悉的編制相較,長笛與薩克斯風並未納入其中。可能的原因包括維普瑞契當時在樂器發明製造上與阿道夫·薩克斯(Adolphe Sax, 1814~1894)認知相左。

薩克斯風除了在19世紀未獲維普瑞契支持加入德國的軍樂系統(甚至影響了許多中東歐,乃至俄國等樂器輸出國),後來又歷經大戰、納粹統治…等等政治影響,直到20世紀後半,德國軍樂隊(管樂團)才正式納入薩克斯風,方將中音域的重心從銅管樂器置換為木管樂器。

[樂團]荷蘭皇家波修斯愛樂交響管樂團 Koninklijke Philharmonie Bocholtz

荷蘭皇家波克斯愛樂交響管樂團 (Koninklijke Philharmonie Bocholtz)

於1985年第十屆與1989年第十一屆世界管樂大賽由知名指揮漢斯·弗里森(Heinz Friesen, 1934~2019)蟬聯首獎,也是目前世界管樂大賽中獲得最多次世界冠軍的管樂團之一(共三屆,1954、1985、1989,其中兩次皆由漢斯·弗里森擔任指揮)

荷蘭皇家波克斯愛樂交響管樂團目前是荷蘭的頂尖業餘樂團之一,並且為KNMO(Koninklijke Nederlandse Muziek Organisatie, 皇家荷蘭音樂組織)認定可參與管樂合奏最高級別-音樂會組(Concert Division)。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管樂作品與改編

2020年是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的誕生兩百五十週年

貝多芬的年代其實略早於19世紀管樂器大幅改良的高峰,因此沒有機會看到這部分的發展,但他也為當時風行的管樂合奏Harmoniemusik和早期的軍樂隊留下了一些作品,或者是其他作編曲家以Hamoniemusik的方式留下了編曲。

分享兩個有趣的第九號交響曲"合唱"(Symphony No. 9)管樂版本

[樂團]西班牙以利亞音樂聯盟交響管樂團 Banda Sinfónica Unió Musical de Llíria

Musical de Llíria)創立於1903年10月8日,歷史上可追朔至1858年時相對當時的西班牙以利亞音樂與教育協會「原始」交響管樂團(Ateneu Musical i d’Ensenyament Banda Primitiva de Llíria)的新興樂團(Música Nova)。

1962年參加世界管樂大賽(WMC)最高級別第一組獲得首獎,世界冠軍,這也是西班牙樂團首次獲得首獎,後續開啟了西班牙樂團參賽的歷史。而在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 (CIBM Valencia),也是獲得首獎最多次的樂團,參賽64次,除了4次為邀請表演外,共獲得47次的首獎。

[作曲家]西班牙-璜·維森特·馬斯·奇雷斯(Juan Vicente Más Quiles)

璜·維森特·馬斯·奇雷斯(Juan Vicente Más Quiles)於1921年1月25日出生於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附近的音樂小鎮以利亞(Llíria)[以利亞因悠久的管樂團歷史,在201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音樂之城(City of Music)之一]

早年他於西班牙以利亞音樂與教育協會「原始」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Ateneu Musical i d’Ensenyament Banda Primitiva de Llíria)的音樂學校學習,他與樂團常年保持相當密切的關係,也擔任樂團的客席指揮與常駐藝術顧問,1956年成為樂團的榮譽指揮。

真正使他在國際間著名的是他為管樂團的作曲與編曲,而他為管樂團的編曲方面更是為人推崇,如不少將鋼琴作品重新編曲配器給管樂團。

以利亞音樂與教育協會「原始」交響管樂團宣布2021年為璜·維森特·馬斯·奇雷斯年,並將舉辦一連串相關活動與音樂會慶祝這位音樂家百年的音樂貢獻。

[樂團]西班牙以利亞音樂與教育協會「原始」交響管樂團 Banda Sinfónica Ateneu Musical i d’Ensenyament Banda Primitiva de Llíria

西班牙以利亞音樂與教育協會「原始」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Ateneu Musical i d’Ensenyament Banda Primitiva de Llíria)創立於1819年,是目前西班牙歷史最悠久的社區管樂團

1962、1966年參加世界管樂大賽(WMC)最高級別第一組分別獲得第二名與首獎-世界冠軍

於2019年受第133屆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邀請,於榮譽組比賽期間演出並接受表揚,慶祝創立200週年,而特別的是樂團在比賽橫跨的三個世紀中皆曾獲首獎。

Euphonium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過去01.蛇號(Serpent)與奧菲克萊德號(Ophicléide)

粗管上低音號(Euphonium)與低音號(Tuba)的前身可回朔至蛇號(Serpent)。

19世紀時,由於蛇號音量過小且難以控制音準和音色,逐漸被奧菲克萊德號(Ophicléide)取代。

[曲介]Marco Polo “El Libro de la India” 馬可·波羅 「印度之書」

西班牙作曲家路易斯‧塞拉諾‧阿拉勒孔(Luis Serrano Alarcón, 1972-)以馬可·波羅遊記書中情節為題材,創作了馬可·波羅三部曲(Marco Polo Trilogy)。

馬可·波羅 「印度之書」(Marco Polo “El Libro de la India" (“The Book of India"))為馬可·波羅三部曲中的三部曲。

阿拉勒孔在馬可·波羅三部曲中,依據每一部所描述的地域,巧妙地使用中東、西亞、西藏、中國、印度等地的民族樂器,增添了描述旅程的即視感。

Blaaskracht (Wind Power) 音樂會 : 世界管樂大賽 (WMC) 1958 與 1962

Blaaskracht (Wind Power)廣播節目,製播1958年與1962年(第三屆與第四屆)世界管樂大賽 World Music Competition (WMC),荷蘭隊伍與比利時皇家禁衛軍交響管樂團(Royal Symphonic Band of the Belgian Guides)歷史錄音

蘇沙進行曲狂熱 Sousa’s March Mania!

自2014年起,每年3月,美國海軍陸戰隊樂隊(United States Marine Band “The President’s Own")都會舉辦蘇沙進行曲狂熱(Sousa’s March Mania)活動,藉由線上投票比賽,聚集世界上的學生與進行曲愛好者,在為期4週的時間,於32首進行曲中,每天進行1對1的Battle投票,透過層層的晉級,最後票選出最受歡迎的冠軍進行曲。

[曲介]Marco Polo “The Cathay Years” 馬可·波羅 「契丹之年」

西班牙作曲家路易斯‧塞拉諾‧阿拉勒孔(Luis Serrano Alarcón, 1972-)以馬可·波羅遊記書中情節為題材,創作了馬可·波羅三部曲(Marco Polo Trilogy)。

馬可·波羅 「絲綢之路」(Marco Polo “The Cathay Year" )為馬可·波羅三部曲中的二部曲。

阿拉勒孔在馬可·波羅三部曲中,依據每一部所描述的地域,巧妙地使用中東、西亞、西藏、中國、印度等地的民族樂器,增添了描述旅程的即視感。

[曲介]Marco Polo “La Ruta de la Seda” 馬可·波羅 「絲綢之路」

西班牙作曲家路易斯‧塞拉諾‧阿拉勒孔(Luis Serrano Alarcón, 1972-)以馬可·波羅遊記書中情節為題材,創作了馬可·波羅三部曲(Marco Polo Trilogy)。

馬可·波羅 「絲綢之路」(Marco Polo “La Ruta de la Seda" )為馬可·波羅三部曲中的首部曲。

阿拉勒孔在馬可·波羅三部曲中,依據每一部所描述的地域,巧妙地使用中東、西亞、西藏、中國、印度等地的民族樂器,增添了描述旅程的即視感。

[樂團]西班牙布紐「和諧」音樂教學中心交響管樂團 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ónica de Buñol

西班牙布紐「和諧」音樂教學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ónica de Buñol)與另一個布紐(Buñol)的樂團西班牙布紐「藝術」音樂協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 la Sociedad Musical La Artística de Buñol)可以朔源自創立於1883年的同一個樂團。

1981年參加世界管樂大賽(WMC)最高級別第一組獲得首獎-世界冠軍

2009年樂團獲邀前往參加美國著名的第63屆中西部音樂節(Midwest Clinic)。

[編曲家]荷蘭-楊·莫勒納(Jan Molenaar)

楊·莫勒納(Jan Molenaar,1936-2021),1962年成為世界上專精於管樂出版的最大出版社之一,荷蘭莫勒納出版社(Molenaar’s Muziekcentrale NV)負責人

1987~1989年擔任世界管樂協會的主席和(WASBE, World Association for Symphonic Bands and Ensembles),並在1991年提名為終身榮譽會員。

為交響管樂團與Fanfare樂團完成了為數不少的編曲。

[樂團]西班牙布紐「藝術」音樂協會交響管樂團 Banda Sinfónica de la Sociedad Musical La Artística de Buñol

西班牙布紐「藝術」音樂協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 la Sociedad Musical La Artística de Buñol)與另一個布紐(Buñol)的樂團西班牙布紐「和諧」音樂教學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ónica de Buñol)可以朔源自創立於1883年的同一個樂團。

2001年參加50週年的世界管樂大賽(WMC)最高級別音樂會組獲得首獎-世界冠軍

樂團已經錄製超過30張CD/DVD,在2001年時更由荷蘭管樂出版公司World Wind Music頒發金唱片獎,紀念售出樂團超過20,000張CD。

[比賽]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 Certamen Internacional de Bandas de Música de Valencia

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Certamen Internacional de Bandas de Música de Valencia )於十九世紀末開始舉辦,截至目前已跨越了三個世紀。

現今的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每年舉辦,為「業餘管樂團比賽」,共分四個組別,分別是最高級別的榮譽組(Secció d’Honor)、第一組(Secció Primera)、第二組(Secció Segona)、第三組(Secció Tercera)。

每年的賽事也成為五大洲希望在這個重要的國際大賽中獲獎的樂團固定的夏季行程。

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自2012年起提供錄影。錄音資料庫內則有自1979年至今的所有錄音資料mp3。

[比賽]世界管樂大賽 World Music Competition (WMC)

世界管樂大賽目前為管樂合奏界最大規模的世界性比賽。

世界管樂大賽每四年於七月在凱爾克拉德舉辦,可以說是管樂合奏界的“奧運”!

比賽水準非常高,尤其是音樂會組與冠軍組,參加音樂會組的團隊甚至都必須賽前提供資格證明樂團實力通過審核才得以參加。

[樂團]荷蘭皇家索菲亞協會交響管樂團 Koninklijke Harmonie Sophia’s Vereeniging

荷蘭皇家索菲亞協會交響管樂團(Koninklijke Harmonie Sophia’s Vereeniging)

1997年於荷蘭凱爾克拉德(Kerkrade)舉辦的世界管樂大賽(WMC, World Music Competition),獲得最高級別音樂會組(Concert Division)第二名

目前是荷蘭的頂尖業餘樂團之一,並且為KNMO(Koninklijke Nederlandse Muziek Organisatie, 皇家荷蘭音樂組織)認定可參與管樂合奏最高級別-音樂會組(Concert Division)。

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6)法國、比利時

傳統的法式管樂團(大型軍樂隊)編制與現今常見的管樂團編制不同,大致上可以說是管樂團(Concert Band)和(英式)銅管樂團(Brass Band)的”綜合”!

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4)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軍樂隊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軍樂隊作品的代表,皆以傳統的古典風格寫成,雖然可能在編制上擴大,但除了配器上,大多並沒有太大的創新。

此時期的作品可以用白遼士 (Hector Berlioz)的「葬禮與勝利的大交響曲」(Grande Symphonie Funèbre et Triomphale)作為總結。編制上突破了當時樂隊規模的創舉。

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3)Harmoniemusik

Harmonie指的是盛行於18世紀,以奧地利為中心,流行於1750~1830年代左右的管樂合奏團,大多為5~8人,標準的編制,是一個管樂八重奏包含了2 雙簧管(Oboes)、2 單簧管(Clarinets)、2 低音管(Bassoons)、2 法國號(Horns)

[比賽]2019年 第133屆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 Certamen Internacional de Bandas de Música de Valencia

2019年第133屆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Certamen Internacional de Bandas de Música de Valencia)將在2019/7/15(一)~7/21(日)於索菲亞王后藝術歌劇院(Palau de les Arts Reina Sofia)舉行,賽程為7/18(四)~7/21(日)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