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介]Marco Polo “The Cathay Years” 馬可·波羅 「契丹之年」

(文末有試聽影片!)

Marco Polo “The Cathay Years" 馬可·波羅 「契丹之年」
Luis Serrano Alarcón 路易斯‧塞拉諾‧阿拉勒孔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luis-serrano-vert.png
路易斯‧塞拉諾‧阿拉勒孔(Luis Serrano Alarcón, 1972-)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1488988_774210942595420_2046533078_n-1.jpg
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

西元1298年,義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探險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 1254-1324)因參與威尼斯(Venice)與熱那亞(Genoa)間的戰役,戰敗被俘而被補入獄,在熱那亞的獄中他花了數個月的時間向一位同樣囚於獄中的獄友,來自義大利比薩(Pisa)的小說家魯斯帝傑羅(Rustichello)講述到中國的遊歷,魯斯帝傑羅以普羅旺斯語(Provençal)集結成書出版了馬可·波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描述了馬可·波羅共歷時二十四年(1271~1295)的旅程,很快地就被翻譯成歐洲其他語言,並造成流行,這在當時沒有印刷術的歐洲是非常難得的。原書現已遺失,幾個翻譯的版本並不太一樣。

西班牙作曲家路易斯‧塞拉諾‧阿拉勒孔(Luis Serrano Alarcón, 1972-)以馬可·波羅遊記書中情節為題材,創作了馬可·波羅三部曲(Marco Polo Trilogy)

馬可·波羅 「絲綢之路」(Marco Polo “The Cathay Year" )為馬可·波羅三部曲中的二部曲,由新加坡愛樂管樂團(The Philharmonic Winds)委託創作,用以作為樂團於2011年7月5日參加世界管樂雙年會(WASBE Conference)在嘉義時世界首演

除了第二部以外,首部曲為馬可·波羅 「絲綢之路」(Marco Polo “La Ruta de la Seda" ),由西班牙烏提耶拉那音樂協會(Unión Musical Utielana)委託創作,用以作為協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Unión Musical Utielana)參加2006年7月1日西班牙瓦倫西亞國際管樂大賽(Certamen Internacional de Bandas de Música de Valencia)榮譽組(Secció d’Honor)的自選曲,同時也是世界首演。第三部為馬可·波羅 「印度之書」(Marco Polo “El Libro de la India" (“The Book of India")),由西班牙布紐「和諧」音樂教學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o Instructivo Musical La Armónica de Buñol)委託創作,於2013年8月16日攜手共進音樂會(Concierto Mano a Mano)時世界首演

阿拉勒孔在馬可·波羅三部曲中,依據每一部所描述的地域,巧妙地使用中東、西亞、西藏、中國、印度等地的民族樂器,增添了描述旅程的即視感

這首曲目描述了遊記第二卷中,記載馬可·波羅位於當時的中國,也就是由忽必烈(Kublai Khan)所建立的史上最大蒙古帝國(元朝)歷時十七年(1275~1291)的四個精采遊歷片段。儘管這段時間耗時最久,但馬可·波羅遊記三部曲的每一部卻是差不多長的篇幅。樂章之所以稱為契丹(Cathay)之年,是因為馬可·波羅是第一個在其遊記中將元朝稱為契丹

全曲共含四個樂章:
I.Summer in Chandu 上都之夏
II.Kublai 忽必烈
III.The Two Towers of Mien 緬國雙塔

IV.Tsagaan Sar 查干薩日(白月)

第一樂章,上都之夏,元上都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也就是建於蒙古年間的「開平府」,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於1256年建王府於此。1260年5月5日,在此即位。1263年,忽必烈下詔升開平為上都。1267年,忽必烈定都燕京(1271年改稱大都),改上都為夏都,作為避暑行宮,夏天在這裡處理政務。


樂章以靜謐具沈思感的放鬆氣氛開始,導引至由曲笛演奏的主題,如同中國文化中的其他科目一樣,象徵主義在音樂中也是相當重要的,這裡以五聲調式中的徵調式代表夏日,主要動機如:開頭時曲笛的主題與這個樂章的主要旋律元素皆以此調式寫成。音樂逐漸堆疊,到達31小節的第一個高潮,就如馬可·波羅書中所描述的「這裡有一座華美的大理石宮殿…」,也就是代表可汗驚人夏宮的主題,此後這個主題的起始動機將在全曲中被循環應用,二胡的聲音平靜地重複發展同樣的主題。

目前已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元上都遺跡

來到樂章的中段,「但是我現在必須告訴你一件奇妙的事…」,是一段以二胡為主角,而具有高超協奏曲風格的片段,這裡的音樂描述別乞(Bacsi)的奇蹟,在馬可·波羅的敘述中,別乞是可以以巫術舉起酒杯的巫師,因此是以一段奇異而激動的音樂描述他所敘述的神奇事件,在突然而令人不安的音響中,二胡和其他樂器演奏可汗夏宮主題的動機,作為連續的音樂線條,也連結對比的部分。經過了一段激烈的漸強後,突然轉入四部女聲的和弦,代表了奇蹟的高潮與觀眾的驚訝,在二胡的華彩段(Cadenza)後,回到起始的速度,在徵調式靜謐具沈思感的氣氛中,以曲笛的獨奏結束這個樂章。

忽必烈

第二樂章,忽必烈,忽必烈無疑地是馬可·波羅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因此這個樂章不僅是描述性的音樂,還具有相當的儀式性,呈獻給這位帝國中最傑出的人物。樂章以禮儀歌謠開始,僅由中國樂器的小型合奏團(梆笛、三把嗩吶、笙和中國打擊樂器)來呈現所謂的吹打樂(Chuida),儘管是以一種簡化的方式,吹打樂是中國傳統的管樂和打擊合奏,傳統上在社交和禮儀行為(婚禮、葬禮、遊行等)上演奏,旋律以宮調式寫成,在中國文化中代表帝王


樂章的第二部分同樣也具有三元結構,稱之為弘吉喇或翁吉喇(Ungrat)部,是貝加爾湖畔一個部,該部是以出產美女著名的種族,其中一些婦女甚至進入忽必烈的後宮。新的主題比起始主題輕巧,且首次以基於角調式建立的賦格方式出現,代表一般百姓,也就與代表帝王的宮調式形成對比。樂章以慢得多而富情感的部分結束,帶有印象派的音響,其中以作為主角,可以在這個介入的段落中,發現馬可·波羅動機的出現,這個動機與代表敘述的動機一同構成三部曲的基本動機,因此會在全曲中出現,而讓整個作品有一致性。

第三樂章,緬國雙塔,有幾個月的時間,馬可·波羅擔任可汗的大使,而使他有機會了解契丹(元帝國)南方的領土,在描述這次旅行的片段中,最引人入勝的便是他對緬國(Mien, 在現今的緬甸)的緬城(也就是現今的蒲甘)雙(佛)塔的描述(不知是否為目前蒲甘的雙塔,薩賓鈕佛塔(Thatbyinnyu Temple)和阿南達佛塔(Ananda Temple)),雙塔為當時統治的國王於去世前下令建造,分別以金、銀包覆,塔頂上綴滿了隨風而響的小鈴鐺。當忽必烈征服緬國時,他下令不許拆除佛塔來提取金銀,以紀念已故國王的榮耀。

薩賓鈕佛塔(Thatbyinnyu Temple)
阿南達佛塔(Ananda Temple)

對作曲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文字中對於風與小鈴等元素對於音響的描述,因此樂章的音樂處理是跟環境和氣氛相關的,帶有許多色彩上的細節,而有助於聽眾重新發現這個奇妙的景象,除了在樂章中段,重要的英國管獨奏外,並沒有使用其它木管樂器與薩克斯風,然而這些樂器的演奏者會吟唱一些段落與演奏風與小鈴等音響效果。

查干薩日(Tsagaan Sar)

第四樂章,查干薩日,意譯為「白月」,即正月,又稱為白節、白月節,是蒙古族的新年,也是蒙古族每年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查干薩日是八月之後的第一個月,也是每年歲首的第一個月,由於受到漢族文化的影響,忽必烈將新年從秋季改為了農曆正月。慶祝活動在冬至後的第一個新月之後兩個月舉行。雖然馬可·波羅在書中並未直稱這個節日,但從他的描述「對他們來說,一年的初始在二月,而他們盛大慶祝」就可以知道是查干薩日,在那時,大汗與他的子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身著白色的衣服慶祝。

樂章的開始是中國打擊樂的狂熱片段,尤其是同時位於舞台兩端的花盆鼓同時以突強演奏,營造出立體聲的空間感,樂手們在這個段落將大叫四聲「叩拜皇上」,就如同書中描述的滿朝文武百官。

在起始的引介段落後,主題出現,就像在第二樂章中,由吹打樂的成員(梆笛、三把嗩吶、笙和中國打擊樂器)演奏,主題由代表白色的商調式寫成。隨後單簧管與薩克斯風接續演奏主題,長笛與雙簧管則詮釋第一樂章的最初主題,這些先前樂章中的主題與動機的出現以及組合將成為接下來的特色,因此可見可汗夏宮主題的出現與發展、忽必烈主題的發展與曲終的高潮中,最後出現的盛大起始宮殿主題。在這個基礎上,這個主題分成與先前完全不同處理的兩個部分做一個大的概括,首先由高音嗩吶與梆笛演奏,伴隨著不安的固定音型,接下來在銅管與打擊的節奏下,由木管樂器齊奏。如同三部曲中的首部終樂章ㄧ樣,導引至盛大的結尾,出現了莊嚴的馬可·波羅主題,而燦爛地結束全曲。

樂曲編制表-
Flute 1, 2, 3 (3兼任Piccolo)
Oboe 1, 2
English Horn
Bassoon 1, 2
Contrabassoon (Opcional)
Eb Clarinet
Bb Clarinet 1, 2, 3
Bb Bass Clarinet
Alto Saxophone 1, 2
Tenor Saxophone
Baritone Saxophone
F Horn 1, 2, 3, 4
Bb Trumpet 1, 2, 3
Trombone 1, 2
Bass Trombone
Euphonium
Tuba
Double Bass
Harp
Piano
Timpani
Percussion 1 (風鑼(Feng Luo) or Tam-tam, Bombo (Bass Drum), 大鈸(Suspended Da Bo))
Percussion 2 (Suspended Cymbal, 中鈸(Zhong Bo), Sizzle Cymbal, 大鈸(Suspended Da Bo)
Percussion 3 (Barchimes, 花盆鼓(Huapengu), 小鑼(Xiao Luo), 碰鈴(Pengling), Pair of Cymbals)
Percussion 4 (雲鑼(Yun Luo), Triagle, Marimba, 花盆鼓(Huapengu), 小鼓(Xiaogu))
Percussion 5 (Glockenspiel, 小鈸(Xiao Bo), Pair of Cymbals, Barchimes)
Percussion 6 (Vibraphone, Xylophone, 排鼓(Paigu), Marimba (僅用於在第二樂章中取代笙),碰鈴(Pengling))

民族樂器 Ethnic Instruments-
2 笛子 (C 曲笛(Qudi) & G 梆笛(Bangdi)–1 player
3 嗩吶(Suona) (C 高音嗩吶(Soprano Suona), G 中音嗩吶(Alto Suona), D 低音嗩吶(Low Suona) – 1 player each Suona
36簧高音笙(36-pipe Soprano Sheng)
二胡(Erhu)

額外合唱團

作曲家建議與民族樂器簡介-
我們的音樂訓練常常太著重在西方傳統,從這個觀點以音樂來詮釋一段東方的旅程是相當困難的,假如沒有深入了解這些旅程所經過的國家的音樂,甚至是語言和風土民情,詮釋上就更顯得雕琢而不自然。

有以下樂曲中所使用的民族樂器,就能更加貼近對這段旅程的描述。

中國國樂管樂器-
笛子 (C 曲笛(Qudi) & G 梆笛(Bangdi)-

不同調、不同大小的笛子

笛子,又稱竹笛,中國傳統樂器。最早被發現的笛為賈湖文化遺址出土的7孔骨笛,約有7000年歷史。笛子在民間音樂、戲曲、民族樂團、交響樂團和現代音樂中運用,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多為竹製作。





曲笛,又名中笛、市笛、扎線笛、班笛、蘇笛,主要流傳於南方,用於崑曲伴奏及南方民間器樂合奏(如江南絲竹),故又稱崑笛。音調渾厚圓潤,柔美流暢,演奏上以用氣的技巧為特長。常用的有C調曲笛、D調曲笛與中音笛(E調笛)。

梆笛主要流傳於北方,用於戲曲梆子腔音樂的伴奏及北方民間器樂合奏,相比於曲笛,其管身略短,管徑略小。音調高亢明亮,節奏活潑跳動,演奏上以用舌的技巧為特長。常用的有F調梆笛和G調梆笛

嗩吶(Suona)-

嗩吶是一種雙簧管樂器,也叫嗩奈、蘇爾奈、金口角、號笛。

傳統嗩吶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製,成圓椎環節狀形,上端裝有帶蘆葦材質的「哨子」(簧片、哨片)的木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喇叭口稱為「碗」。現代加鍵嗩吶的外型則更像交響樂團中的雙簧管。

現代國樂團流行使用經過改良的嗩吶,按孔改為圓形,採用平均律。

近代中國模仿西方的交響樂團而成立了民族樂團,但在中國傳統樂器中幾乎沒有銅管樂器。於是,作曲家在作曲時,將原本是木管樂的嗩吶,改為類似交響樂團中銅管樂的角色。因此嗩吶多用於雄壯需要氣勢的樂段。由於傳統嗩吶音域較小、缺乏中低音域、半音等音準難以控制,因此模仿了雙簧管等樂器的按鍵,發展出加鍵中音嗩吶、加鍵次中音嗩吶、加鍵低音嗩吶等樂器,以彌補民族樂團管樂中、低音聲部的不足。

傳統嗩吶按音域及樂器大小可分為小嗩吶(又稱海笛)、高音嗩吶、大嗩吶,其中可再分為各種調性的嗩吶,如G調小嗩吶、F調小嗩吶、D調高音嗩吶、C調高音嗩吶、G調大嗩吶等等。傳統嗩吶的常用音域為17度音,最常用的D調高音嗩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最高音b,則較不常用。

各種調性傳統嗩吶

現代改良的加鍵嗩吶,增加了按鍵及半音孔,以擴增音域和穩定音準,一般可分為加鍵高音嗩吶、加鍵中音嗩吶、加鍵次中音嗩吶、加鍵低音嗩吶等。因各地區、各製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見的加鍵中音嗩吶而言,常用音域一般為18度音。

各種調性加鍵嗩吶

笙(Sheng)-

傳統笙
36簧高音笙

笙是中國的一種自由簧管樂器,屬於八音中的「匏」類,以簧、管共振發聲,為中國吹管樂器裡面,唯一吹、吸皆可發聲的樂器,也是唯一可以吹奏和聲的樂器。

笙目前較為廣泛使用的種類「鍵笙」(又稱「改革笙」)是20世紀初以來經改革的新樂器,改善了音色和音量,並擴充了音域範圍,當前主流現代笙為「三十六簧笙」

弦樂器-
二胡(Erhu)-

二胡是一種拉弦樂器。有兩根弦,現代二胡以純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屬於中高音域樂器。現在各地方根據需要的條件,獨立發展出不同形狀的弓弦樂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為滿足中樂交響化的需要,根據二胡的制式,也另外發明中胡等。









打擊樂器-
風鑼(Feng Luo)

風鑼也叫「神鑼」,因發音似風聲而得名。銅製,圓形,直徑約55公分,造型獨特,有鑼面,但無鑼邊,頂端鑿兩孔以穿繩,懸於木架之上,演奏時以鑼槌輕擊而發聲。








小鑼(Xiao Luo)

屬鑼的一種,因鑼面較小而得名。銅製,圓形,直徑約22厘米,中心部稍凸起,不繫繩。演奏時用左手指支定鑼內緣,右手持一薄木片敲擊發聲。它的音色明亮清脆。小鑼在京戲中也稱京小鑼,它與大鑼在京劇中隨著表演動作的節奏敲擊,起著襯托和加強效果的作用。它在鑼鼓曲時,除有時突出其音色特點外,也敲擊花點,起著豐富合奏的效果。


雲鑼(Yun Luo)

雲鑼是一種源自中國的打擊樂器,並傳至東亞其他地區,古代《元史》禮樂志中就有過記載,也叫雲璈,或九音鑼、九雲鑼。至今仍可見於南管、十番等等民間音樂。雲鑼是由大小一樣但厚薄不同的鑼所組成,以三根繩懸掛在木框上,用木槌敲擊演奏。銅鑼面數不等,有十面、13、14、15、24、38面等,懸掛方式也不固定,有橫向兩排的,有三排的等,木框有帶架的,也有帶柄手執的,面數多的可以雙手用兩個槌演奏。定音、音域也不盡相同。





花盆鼓(Huapengu)

一種打擊樂器,又名缸鼓,屬於大鼓的一種,演奏法由堂鼓演變而來,也叫南堂鼓,因形狀像花盆,鼓面大,鼓底小因而得名。鼓框木製,鼓身上大下小,鼓身多用椿木、楊木或柳木製成,兩面蒙皮,鼓身高約60公分,上鼓面直徑約57公分,下鼓面直徑約28.5公分,用雙木槌擊,演奏時將花盆鼓懸於鼓架上,廣泛用於民間樂器合奏或戲曲伴奏。演奏可敲擊鼓面的中圈、外圈、鼓框皆可獲得很大音色變化。發音低沈、渾濃。

小鼓(Xiaogu)

堂鼓,是指中國傳統樂器中的大堂鼓(大鼓)、小堂鼓(小鼓),是使用最頻繁的打擊樂器。鼓身外觀顏色多為紅色,少數是黑色、木材色。一般用途是在國樂、戲曲、武場、節慶、廟會、祭祀、陣頭、舞龍舞獅伴奏,古代更被使用在宮廷宴會、升堂、報晨昏、戰爭。常見演奏組合是大堂鼓和鈸。小堂鼓(又稱小鼓、小通鼓、高音鼓)體積比大堂鼓瘦、小、矮,音色比大堂鼓高昂、集中。




排鼓(Paigu)

排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新開發的打擊樂品種,是由北京中央廣播民族樂團蔡惠良、楊竟明等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與腰鼓改革製作而成。排鼓以數個不同大小的鼓組合而成的套鼓。每個鼓的兩面鼓框外徑相同但內徑不同,每一個鼓皆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音高,每個鼓的兩面也都裝有調音設備,可以根據樂曲的需要調音,最多可以有四或五度的調音空間。鼓身固定在一個可以升降的鼓架上,演奏時依演奏者的需求排列鼓的隊形與角度。排鼓的發音穿透力強,高音堅實有力,中、低音寬濃宏亮,適合表現熱鬧歡騰的樂曲。

鈸(Bo)

大鈸
小鈸

鈸屬國樂中的打擊樂器,主要有大鈸和小鈸(鑔),它們是由兩個圓形的銅片(直徑由15公分到69公分不等)互相撞擊發聲的。它通常與鑼、鼓一起組成鑼鼓隊進行演奏。




碰鈴(Pengling)

一種打擊樂器。銅製,形狀如鈴,一副兩個,用繩串連。相互碰擊發聲,聲音清脆,無固定音高。也稱為「碰鐘」。













新加坡愛樂管樂團(The Philharmonic Winds)於參加2011世界管樂雙年會(WASBE Conference)在嘉義前2011/6/25行前音樂會與2011/7/5於嘉義正式世界首演實況

新加坡愛樂管樂團(The Philharmonic Winds)於參加2011世界管樂雙年會行前音樂會實況
新加坡愛樂管樂團(The Philharmonic Winds)於參加2011世界管樂雙年會(WASBE Conference)在嘉義正式世界首演實況

西班牙貝特拉音樂藝術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e Artístic Musical de Bétera)於2011由作曲家本人指揮參加西班牙歐提亞國際管樂大賽(CIBM Vila d’Altea)演出實況。

西班牙貝特拉音樂藝術中心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entre Artístic Musical de Bétera)於2011參加西班牙歐提亞國際管樂大賽(CIBM Vila d’Altea)演出實況

西班牙亞拉岡高等音樂院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SMA (Conservatorio Superior de Música de Aragón))於2015/2/15音樂會中搭配合唱團演出實況。

西班牙亞拉岡高等音樂院交響管樂團(Banda Sinfónica del CSMA (Conservatorio Superior de Música de Aragón))搭配合唱團演出實況

收到新網誌上架的郵件通知,也讓更多管樂愛好者看到吧:

延伸閱讀:

馬可波羅三部曲-

發表者:邱浩瑋 vvhitewhale

業餘管樂愛好者,透過研究、寫作與介紹網路上免費的影音資源,發掘更多不同的管樂可能性!

[曲介]Marco Polo “The Cathay Years” 馬可·波羅 「契丹之年」 有 “ 3 則迴響 ”

發表留言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