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8)義大利

1901年,亞歷山卓·維賽拉(Allesandro Vessella)所提出的編制獲得戰爭部長主持的委員會通過與義大利皇家法令的批准,明確地區分簧片樂器(Ance)、清亮銅管樂器(Ottoni chiari, 即圓柱管徑銅管樂器)與厚重銅管樂器(Ottoni scuri, 即圓錐管徑銅管樂器)家族,並採用其倡導的薩克斯風,其中80人,而後擴增為102人的大型樂團編制(Grande Banda)更由義大利軍樂隊採用,後也常稱此種大型編制為維賽拉編制(Organico Vesselliana)

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7)德國、奧地利

傳統德奧是編制與目前所熟悉的編制相較,長笛與薩克斯風並未納入其中。可能的原因包括維普瑞契當時在樂器發明製造上與阿道夫·薩克斯(Adolphe Sax, 1814~1894)認知相左。

薩克斯風除了在19世紀未獲維普瑞契支持加入德國的軍樂系統(甚至影響了許多中東歐,乃至俄國等樂器輸出國),後來又歷經大戰、納粹統治…等等政治影響,直到20世紀後半,德國軍樂隊(管樂團)才正式納入薩克斯風,方將中音域的重心從銅管樂器置換為木管樂器。

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6)法國、比利時

傳統的法式管樂團(大型軍樂隊)編制與現今常見的管樂團編制不同,大致上可以說是管樂團(Concert Band)和(英式)銅管樂團(Brass Band)的”綜合”!

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4)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軍樂隊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軍樂隊作品的代表,皆以傳統的古典風格寫成,雖然可能在編制上擴大,但除了配器上,大多並沒有太大的創新。

此時期的作品可以用白遼士 (Hector Berlioz)的「葬禮與勝利的大交響曲」(Grande Symphonie Funèbre et Triomphale)作為總結。編制上突破了當時樂隊規模的創舉。

從歷史、地域與作品一窺管樂團的編制與音響-(3)Harmoniemusik

Harmonie指的是盛行於18世紀,以奧地利為中心,流行於1750~1830年代左右的管樂合奏團,大多為5~8人,標準的編制,是一個管樂八重奏包含了2 雙簧管(Oboes)、2 單簧管(Clarinets)、2 低音管(Bassoons)、2 法國號(Horns)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