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介]莊嚴序曲「1812」 Ouverture Solonelle “1812″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莊嚴序曲「1812」(Ouverture Solonelle “1812″),通稱1812序曲,是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米哈伊爾·庫圖佐夫(Mikhail Kutuzov)元帥於博羅帝諾(Borodino)戰役帶領俄國人民抵抗迎擊拿破崙大軍的入侵,最終法軍慘勝,但不僅未獲得俄國投降與戰爭利益,最終更由於補給線過長,耗盡冬季儲備資源,而在長遠的征途中撤退,途中更受到許多壓倒性的障礙,損失慘重,最終俄國成功抵禦法國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

米哈伊爾·庫圖佐夫元帥
(Mikhail Kutuzov, 1745~1813)
俄國畫家伊拉里昂·普里亞尼什尼科夫(Illarion Pryanishnikov)的作品(1874)
描繪1812年法軍從俄國撤退的場景

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當時即將竣工的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首演,此教堂也是於1812年由當時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 of Russia, 1777~1825)委託建造,以紀念俄國的勝利,1880年,教堂接近竣工,隔年更是沙皇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II of Russia, 1818~1881)加冕二十五週年紀念,伴隨1882年即將在莫斯科舉行盛大的全俄藝術與工業展覽會(All-Russia Arts and Industry Exhibition),他的好友與導師尼可萊·魯賓斯坦(Nikolai Rubinstein, 1835~1881)提議柴可夫斯基寫一首宏偉的紀念作品。該作品在主辦方的規劃下,本欲以額外的銅管樂隊搭配管弦樂團於大教堂廣場演出,大教堂與其它莫斯科的教堂配合樂曲響起鐘聲,並搭配精準控制的加農砲聲,但可惜最終亞歷山大二世於1881年遇刺,讓整個規劃受阻,最終只能在展覽會期間,於未完工大教堂旁的帳篷下演出,而大教堂則於1883年5月26日才竣工。

亞歷山大一世
(Alexander I of Russia, 1777~1825)
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
亞歷山大二世
(Alexander II of Russia, 1818~1881)
娜節日達·馮·梅克夫人
(Nadezhda von Meck, 1831~1894)

此時,其實柴可夫斯基向他的重要贊助者娜節日達·馮·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 1831~1894)在信中抱怨「這首曲子將非常嘈雜而喧嘩,沒有藝術價值,因為我創作它時並沒有付出溫暖與愛。」但這首曲子卻成為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常演出和錄製的作品之一。並以其中額外的銅管樂隊、鐘聲與炮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教堂鐘聲和真的大炮,此曲也有使用合唱的演出或錄音版本,更顯莊嚴。

曲子由四部大提琴與兩部中提琴演奏簡單而哀傷的的東正教十字聖歌「主啊!拯救你的人民」(O Lord, Save Thy People, Спаси, Господи, люди Твоя)開始(今天演奏的管樂版本則由具有溫暖音色的圓錐管徑銅管樂器演奏),代表俄國人民祈禱盡快結束入侵,曲中一部分歌詞「讓所有東正教徒戰勝他們的敵人」也暗示了上帝賜予東正教俄國人戰勝法國帝國軍隊。

主啊!拯救你的人民(O Lord, Save Thy People, Спаси, Господи, люди Твоя)

隨之而來的是象徵戰爭即將到來的警報與軍事信號兩個原創主題,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eillaise)的響起代表法國的進攻,即使這首1795年選出的國歌在1805年被拿破崙廢止,並改以被法國士兵暱稱為「馬賽曲兄弟」的離別之歌(Chant du départ)取代,且直到1812序曲創作前的1879年才恢復,但馬賽曲仍是實際深植俄國人心中的法國代表,俄國民歌在大門旁(At the Gate, У ворот, ворот)則代表俄國人民,兩段旋律交互輝映象徵彼此的交戰。

在大門旁(At the Gate, У ворот, ворот)

五聲炮聲響起代表了博羅帝諾戰役,也是馬賽曲最突出的樂段,然而後續的下行音型如同法軍最後在凜冽的冬風肆虐下節節敗退撤出莫斯科,在莊嚴的尾聲中,樂團與加入的銅管樂隊響起了曲子開頭的祈禱主題,並出現了當時的俄國國歌「上帝保佑沙皇!」(God Save the Tsar! Бо́же, Царя́ храни́!),除了壯盛的銅管以外,背景搭配了隆隆的炮聲,與在東正教中象徵上帝的聲音,代表莫斯科的鐘聲,最終迎向勝利的高潮結尾。

「主啊!拯救你的人民」、「在大門旁」兩首俄國歌曲與當時的俄國國歌「上帝保佑沙皇!」則常在演出和錄音時加入合唱。

1966年赫伯特·馮·卡拉揚(Herbert von Karajan)指揮德國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於「主啊!拯救你的人民」使用合唱的錄音
1968年伊果·布克托夫(Igor Buketoff)指揮英國新愛樂管弦樂團(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於
「主啊!拯救你的人民」、「上帝保佑沙皇!」使用合唱,「在大門旁」使用童聲合唱的錄

在沙皇被推翻的蘇聯時期,在蘇聯審查下的俄國演出中,通行俄國作曲家維薩里昂·雅科夫列維奇·舍巴林(Vissarion Yakovlevich Shebalin, Виссарион Яковлевич Шебалин, 1902~1963)編曲的版本,其中原來的帝國國歌「上帝保佑沙皇!」被出自作曲家米哈伊爾·格令卡(Mikhail Glinka, 1804~1857)的歌劇伊凡·蘇薩寧(Ivan Susanin)中的「光榮,光榮歸於你,神聖的羅斯!」(Glory, Glory to You, Holy Rus! Славься, славься, святая Русь!)取代,但隨著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又回復到原來的版本。

1974年葉夫根尼.費奧多羅維奇.史維特拉諾夫(Yevgeny Fyodorovich Svetlanov)指揮蘇聯國家管弦樂團(USSR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與蘇聯國防部中央軍樂隊(Central Military band of Ministry of Defence of USSR),蘇聯審查版本錄音

後續,1812序曲仍在重要場合中被視為節慶的象徵,並留下重要的錄音,如:蘇聯解體前的1990年,適逢柴可夫斯基誕生150週年,在蘇聯時期還稱為列寧格勒愛樂管絃樂團的聖彼得堡愛樂管弦樂團(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在聖彼得堡的柴可夫斯基之墓附近舉辦的紀念音樂會中的錄音。

1990年尤里·哈圖耶維奇·泰密卡諾夫(Yuri Khatuevich Temirkanov)指揮列寧格勒愛樂管絃樂團(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
與蘇聯列寧格勒軍管區軍樂隊(Military Band of the Leningrad Military District),於柴可夫斯基150週年紀念音樂會錄音

2011年,俗稱紅軍軍樂隊(Red Army Band)的俄國國防部中央軍樂隊(Central Military Band of the Ministry of Defense of Russia)與往稱列寧格勒軍管區軍樂隊俄國西方軍管區軍樂隊(Military Band of the Western Military District),為慶祝1812年的博羅帝諾戰役而舉辦的紀念音樂會留下管樂版本錄音。

1990年俄國國防部中央軍樂隊(Central Military Band of the Ministry of Defense of Russia)與
俄國西方軍管區軍樂隊(Military Band of the Western Military District),於博羅帝諾戰役200週年紀念音樂會的管樂版本與合唱錄音

今晚演出的版本是1904年出版,由加拿大籍法裔的作曲家與管樂團指揮路易·菲利普·洛宏多(Louis-Philippe Laurendeau, 1861~1916)編曲,洛宏多採用較原管絃樂團編制在管樂上擴增的概念,在齊奏部分製造更加厚實的音響,而此次演出則基於其編曲,在部分以銅管合奏取代弦樂的段落上,採用音色同質性(Homogeneous)更高、具有溫暖音色的圓錐管徑銅管樂器群的編輯方式演出。

收到新網誌上架的郵件通知,也讓更多管樂愛好者看到吧:

發表者:邱浩瑋 vvhitewhale

業餘管樂愛好者,透過研究、寫作與介紹網路上免費的影音資源,發掘更多不同的管樂可能性!

發表留言

使用 WordPress.com 設計專業網站
立即開始使用